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序推进、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部署,农村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。定西市作为古代“丝绸之路”上的重镇,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,素有“甘肃咽喉,兰州门户”之称,在甘肃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通过实地调研,对定西市农民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营销路径进行综合研判,提出关于合作社规模、技术投入、利益联结、营销渠道等方面的建议。
一、调研人员
徐子兰(工商管理学院)
王娇娇(工商管理学院)
张 晓(工商管理学院)
指导教师:郭晓云(工商管理学院)
二、调研地点
甘肃省定西市
三、调研背景
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组织,其新型生产组织关系为解决农业问题,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规划了一条路径。定西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基础较好,但存在空壳现象和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。为提高定西市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,有必要梳理和分析现阶段定西市农民合作社的实际发展情况,探索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方法。
四、调研内容
(一)合作社基本情况
定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按从事产业划分,种植业最多,以产销一体化、农机服务和畜牧业为主营业务,合作社经营服务内容科技含量较低,农业组织化程度低;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最为普遍,成立时长普遍在3-10年之间。
(二)合作社运营效率分析
8.37%的合作社都设有实体店或者仓库,但数量不多,合作社规模程度低,且两极化程度较为严重。
合作社普遍都有3-7人的理事会或监事会组织,每年参加成员大次总较低,存在5.62%的社员每年不参加成员大会,8.43%只有在遇到重大事件时参加成员大会。
90%以上的合作社都拥有技术人员,社员也会参加相关知识培训,但每年参加4次以上培训的成员只有6.43%,获得产品及技术等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很受限。
(三)合作社营销路径分析
在“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运营模式下,合作社通过免费发放种子、良种更换、保价收购,主导外销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农民增收。
在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下,合作社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,为农业种植基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,统一施肥、统一管培和统一收购,促进农业产业化,增加普通农民的收益。
部分农业合作社已经在尝试开发线上销售渠道但是尚不成熟,产品大多都在本省内进行销售,只有极个别的品牌声望高的产品才会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。
五、建议
●注重吸引成员参与,促进农民合作社规模化发展:依托地区优势,进行资源整合,获得更多的利润分流。
●加强开展对社员内部教育与培训,减少合作经济组织运营过程中的冲突,这对于提高合作社的运营效率是非常重要的
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,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,通过大学生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,弥补人次匮乏现象。
●积极开发网络营销模式,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点,以分销网络为基础进行渠道深度分销和终端新品推广。
●应用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等平台,为农产品销售增加新路径,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。
●挖掘定西市农产品的特色,在顾客群中建立口碑,增加顾客黏着度,将农产品品牌作为走出去的“特色名片”。